![]() |
香型 | 其他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見包裝 |
CAS | 見包裝 |
品種 | 其他香料、香精 |
外觀 | 粉末 |
包裝規格 | 見包裝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.9 |
含量 | 99.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類型 | 其他 |
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,從中加入了水和糖,在加熱后被制成的飲料稱為“巧克力”,深受大眾的歡迎。不久其制作方法被意大利人學會,并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。
1642年,巧克力被作為藥品引入法國,由天主教人士食用。
1765年,巧克力進入美國,被本杰明·富蘭克林贊為“具有健康和營養的甜點”。
1828年,荷蘭Van HOUTEN制作了可可壓榨機,以便從可可液中壓榨出剩余的粉狀物。由Van HOUTEN壓榨出的可可油脂與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,世界上塊巧克力就誕生了。經過發酵、干燥和焙炒之后的可可豆,加工成可可液塊、可可脂和可可粉后會產生濃郁而獨特的香味,這種天然香氣正是構成巧克力的主題。